老舞生_第98章 125. 讲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125. 讲课 (第2/3页)

倒翻而弄得不尴不尬2的。
  小露提到了房子,还很关心的样子,在回公司的路上,阿明不由得想起贿赂郑经理的事儿来。贿赂物如果不退回来,分到房子就有八九分的希望了,一退回来,就很悬乎了。
  隔了几天的一个中午,阿明又买了不少筒儿骨给小露送去。
  这次送筒儿骨去,并不是蒋阿姨叫他帮忙买的,而是他自家要做的。这有点儿不由自主的味道,就像深山里忽然间有朵鲜艳的奇花在招引着他,他的脚步儿于是随着心绪儿而急切地迈开了。
  进了她家的门儿,阿明看到一个老大爷、一个老太婆正在与蒋阿姨聊天,小露的左腿儿上着石膏,搁在小椅子上,在一旁坐着。
  “阿明,中饭有没有吃过?”蒋阿姨招呼道。
  “吃过了,吃过了。”阿明在蒋阿姨移过来的凳儿上坐下来道。
  那老大爷国字头,头发全白了,精神却很矍铄,说话如竹筒子倒豆没个完,而且直来直去的;老太婆则瓜子脸儿,清清秀秀的,一看就看得出年轻时是个漂亮的人儿,只是年纪大了,牙齿掉光了,薄溜溜的嘴唇儿有点瘪几几3的。
  谈了些天后,阿明晓得了两老是小露的外公、外婆,蒋阿姨是他们的独生女。外公有个哥哥,解放前夕逃到台湾去了,而他在国民政府的税务局做副局长,解放后划为黑五类4,被批斗得要死。两口子都没劳保,天晴的时候,在横河桥桥头摆个馄饨摊儿,蒋阿姨则每个月拿出十块、二十块的,还买些药儿去。
  坐了一些时间,小露扶着墙壁,一步一步挪回小房间去了。蒋阿姨朝阿明使了个眼色,阿明会意了,也随后跟了进去。
  “小露,你外公太有文化了。”阿明这下有话说了。
  “命不好!”小露依旧有点冷。
  “凡事都是命里注定的,怨怪政府也没用,反伤了身体。”
  “很多人错划成右派、坏分子都平反了,拿着补偿金、退休金安度晚年,为啥我外公不能平反?”
  “戓许有个哥哥在台湾吧。”
  “他不过收收税的,又没做过啥个伤天害理的坏事体。”
  “小露,这你就不懂了。蒋介石、国民党是剥削阶级,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钱,无产阶级最恨了,所以要对他们无情地专政。你外公是个国民党党员,帮剥削阶级做事儿,当然也不例外。”
  “好了!好了!你肚皮里有墨水,也来对我讲大道理!台湾现在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要比我们好多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搞经济建设,不再搞政治运动,以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好了,好了,同你说话蛮吃力地,还不如对着墙壁呵口气儿。”
  阿明下午要去参加一个会议,看小露那张肃肃起的脸孔也没啥味道,便向她和她的大人告辞回去了。
  一条柏油马路弯弯的陡陡的上了城隍山,半山腰有一片老式民居,区委党校就夹在其间。这粮道山路对阿明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常走它翻到鼓楼去买鞭炮,如今他拎着拉链包儿要去当“老师”了,岁月的脚步太匆匆了,而人的变化也太大了。
  党校内的几幢青砖房儿依山而筑,有不少古树和修篁,环境很是幽静。站在高高的有着苔藓的石阶上,可以看到清波门一带低矮而又破乱的老房和陋巷,还未褪尽的朝霞映照在那里,才给这古老的杭城些许的生机。
  教室里坐满了区商业系统的积极分子,像校里的麻巧儿似的叽叽喳喳个不停。阿明最敬佩教古代文学的朱宏达老师了,他讲课不急不慢,有条不紊,语调抑扬顿挫,听起来滋滋有味。所以,他想好了要学朱老师的上课方法,不是叫喊着叫他们静下来听,而是要他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