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189. 蜜糖 (第1/3页)
商品经济的浪潮,像刚生旺的煤炉,越烧越旺,杭城开出了无数市场,有名的如新声路市场(今龙翔桥服装市场)、红太阳市场(今杭州小商品市场)等等。北庆春路和南清吟街之间,紧贴着中河边儿,有条长二三百米的小巷叫下华兴巷,这里开出了一个面料市场,一排枪五六十间店铺,每个店铺九个平方,租金一年3600元。 阿明将卖膨化果赚到的1800元钱,加上卖鱼的积存、帮忙卖布儿的工资凑齐一年的摊位费,又向老大借了15000元,同老大去金华连进三天货,回来后将写字桌移开来,熨烫布儿到深更半夜,做起布料生意来。 每天早上8点左右由老大开门,10点多阿明菜场下班后去接班。接班后,老大便去大井巷帮老三,再到下午4点半光景来换阿明。因为阿明要回家去买菜烧饭给老婆、女儿吃。 那店铺一半搭在小路上的,剩下的路儿就不足3米了,那时光几乎没轿车,根本没乱停的车儿,所以路儿倒还通畅。 阿明的店门是10号铺,令他欣喜不已的是,6号铺是他中学的同学糖瓶儿。她不但卖布,还兼做裁缝,中饭都由她老公送来。而阿明每天中午就是一听八宝粥,所以市场里的同行都叫他“八宝粥”。9号铺是一对夫妻,男的叫阿建,女的叫敏敏,是跳国标舞认识的,女的就离了婚,再嫁给当时还是小伙子的阿建。7号、8号是双开间,姐弟俩合伙做的,店面大,布儿多,生意最好。 布儿分成上下两排,留出寸许,叠放在有竹竿横吊着的三边的墙上,每块布儿明码标价,都是乱标标的。店门里边在条凳儿上搁张一米长的小板儿,有生意时,布儿放在板上,用米尺量好尺寸,裁缝剪刀剪个口子,手一撕,一折一叠,塞进塑料袋里就成了。天晴的时候,挑出一米多长的竹竿到店外头去,将布儿挂在上面,或用衣架儿挑挂在屋檐下,随它风儿吹着。一眼望去,那市场花红柳绿得像个花城,布儿又像一面面色彩缤纷的万国旗。 因为有搁死货,还要缴营业税、管理费、卫生费等,卖价至少要翻一个喽s1,甚至更多,不然就没钱儿赚了。 只是这一年的春雨连绵不断,3月中旬开张后,一下就是一个多礼拜。市场没新声路有名气,又下着雨,而庆春路大拓宽,住家拆迁掉了不少,所以生意很清淡,一个礼拜阿明也只做了一千零一点,而差的人家只做了二三百块,一天中只要不吃白板2,布贩子就奔走相告,谢天谢地谢财神了。 店对面人行道上的法国梧桐树新栽的,都还小,但都绽出绿叶儿来了,油亮亮的很鲜嫩。春雨丝丝线线的斜飘来,斜飘去,在浅浅的水汪凼里荡开一点点、一圈圈小涟漪,仿佛在自娱自乐。麻巧儿成群结队的从河边飞过来,停在对面杭州市证券登记中心的台阶上,跳跳蹦蹦,叽叽喳喳,好像在讥笑呆坐在店里的布贩子。 雨儿稍稍一停,大家在店里没生意气闷不过,就纷纷拿着小凳儿、靠背椅子到人行道上去坐。尽管风儿有些冷,但盼望生意能好起来,大家的谈兴倒热烈。 糖瓶儿很少出来,都坐在缝纫机前闷着个头踏呀踏。偶尔出来了,在人行道上打哈欠,伸腰儿,或坐下来,那就不对头了,摊位前头的、后头的、结过婚的、没结过婚的男人都像蜜蜂闻到了花香,颠几颠几地过来,流着口內水摆富的、装酷的、亮肌肉的个个想吃她豆腐,各种下里下作的话语乱头说。 “糖瓶儿,你美貌如仙,老公却像个小猢狲,要矮你半个头,急个套会嫁给他的?” “男人一拳三指,你老公又小又瘦,拳头没我半只大,搁得牢你的吗?” “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糖瓶儿,凭你的相貌儿、身材,周润发、刘德华都轮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