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舞生_第162章 195. 崩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章 195. 崩溃 (第1/3页)

天又凉了起来,雯雯背着书包蹦呀跳的去上学了。
  老大下午提早一个小时来接班,因为阿明要去回族穆兴小学接女儿回家。
  “大出血”、“大甩卖”的纸牌子高高地挂在店门头,越来越厉的秋风吹着,晃来晃去的,晃得阿明心疼不已。那每一块布儿,都是他半夜三更起床,像猪猡一般地挤火车,又饿着肚皮吭哧吭哧背着拎着回杭来,一直要熨烫到深更半夜,块块都凝聚着他的汗水。
  店里五颜六色的布儿一天天少了下去,剩下来的都是灰黜黜1、乌交交2的晦气搭煞3的颜色,越卖越难卖了。
  这大削价是阿明与老大商量好的,到后头几乎是羊肉当狗肉卖,不计成本。卖到十月底,有一个今日在这个农贸市场,明天在那个农贸市场专门卖布儿的老太婆推着三轮车过来,说统吃了去。阿明估摸成本约要15000元,就10000元给她。老太婆伸出一只手,张开五指,意思是说5000元,多1分也不要。市场办公室又来催缴明年的摊位费了,老大和阿明商量了一番,又与老太婆讨价还价,见不行,便咬了咬牙,全部卖给了她。
  那布儿装了满满的一车儿,那老太婆至少有65岁了,拉不动那车子,阿明就一直帮她推到了中山中路上。
  回店的路上,阿明忽然把老太婆与阿爸拉车儿上赤山埠的背影联想在一起了。阿爸这年再过几个月,虚岁就是68了,还在卖豆腐,虽然数量没以前多了,但那坡儿没有变,雨雪风霜还是依旧,可想而知是多么地艰辛。又忽然间,他觉得这5000元卖给老太婆,极其应该。这般一想,他不再肉痛那些亏本贱卖掉的布儿了,如释重负地回到了店里。
  三年的卖布,随着卷帘门一响,结束了。阿明回头望了一眼市场,梧桐树的树干粗了不少,黄叶儿正飘落下来,没几家古董店开着,路面上冷冷清清的,唏嘘不已。
  女儿按照学校的要求,选一门业余兴趣课目。阿明要她练书法,他可以辅导。她死活不肯,非要去少年宫唱歌儿,他没办法,只得依她。
  每到礼拜六的晚上,来去少年宫的路上,雯雯坐在前车杠的小竹椅儿上,摇着铃儿就唱《铃儿叮当响》,听到鸟叫就唱《小燕子》,举着棉花糖就唱《剪羊毛》,有好多好多的歌儿,唱给爸爸听。
  女儿放学一接回来,阿明边做饭汏衣裳,边辅导她功课,把心思全放在了她的身上。他有了活泼可爱的女儿陪伴,夫妻不睦、生活困难的烦恼便减轻了许多。
  “老四,现在阿煌画广告来不及,这里也催,那里也催,你会点毛笔字,反正布儿也不卖了,是不是去帮帮他,也好赚点生活费。”那天阿明回劳动路吃饭,莲子对儿子说。
  “我只有十点多到下午三点半能去帮他。”阿明道。
  “那也好,你们两兄弟在外画画,递递桶儿,抬抬梯子,推推车儿,吃饭喳西相互有个照应,我也就放心了。”莲子很高兴。
  于是阿明一下班,就去帮弟弟阿煌画广告,时间画得差不多了,便去接女儿回家。
  那广告东西南北都要去画的,阿明的生活主要是给广告牌儿刷底色,还有在画上、字上加色。广告牌用洋铁皮儿做成,一般高3米到3.5米之间,宽5米6米的都有,固定在三角铁架子上。如果在人行道上又平坦的地方画,便有三层的画车,而在郊区泥洼不平的地上,只能用长竹梯,把调好颜色的油漆桶儿用铁钩儿挂在竹档儿上,扑在梯子上画。
  一开始不习惯,加色时手抖个不停,油漆老是要滴下来,只能边加色边用纱线头沾上松香水揩。几天一弄下来,衣服上点点滴滴都是五颜六色的油漆,有时脸上、眉毛上也有,很难弄干净。
  那正是冬天,西北风特别大,在画车上加色倒还安稳,如果站在梯子上加最上面的颜色,那梯子咕吱咕吱响,随时会被风儿吹倒。竹梯子一旦倒下去,不死也要骨折,阿明害怕得要死,不停地祈祷观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