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弃妻似锦 第124节 (第2/3页)
下了好几天。 春大叔愁得要命,跟韩莞念叨了多次,快要收水稻和花生了,不知这鬼天气什么时候能晴。 韩莞也没辙。这些年老天已经非常照拂大梁百姓了,除了刚刚停战的西部边境,没有大的天灾人祸。 转眼到了八月初九,雨依然下着。 早饭后,小姐妹眼泪巴巴被带回了京城。快过中秋了,她们要回宫过中秋节。 韩莞知道今天晚上韩宗录会回来,住一天明天同他们一起去京城。一个是封景的事,封家已经找好官媒,要去韩家二房提亲,封家夫妇会住在韩莞家。一个是老太太让人送信过来,让他们回家过节。 她让两只虎跟方先生请了几天假,要过完中秋再回来。 她一直惦记的同谢明承谈合离的事,又要再推后几天。 尽管天空飘着雨,韩莞还是去大法寺看望明弘大师,顺便带了一篮子他喜欢吃的西红柿。 听说大法寺也开始种西红柿了,只是还没有成熟。 小和尚玄谱依然没让韩莞进禅房,笑道,“贫僧师傅正在诵经,韩施主把菜蔬交给穷僧即可。” 这是明弘大师第三次把韩莞拒之门外。 韩莞有一种认知,这个老半仙不愿意见自己。 或许她与他真如他所言,曾经有过一点缘分。当然,这个缘分不是指男女之间的缘分,而是有过交集或是牵扯。 她也觉得明弘大师有一点点熟悉之感,可总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原主,或者自己前世,似乎都没见过他。韩莞不仅想跟他搞好关系,还想再仔细看看,确认一下。或许老半仙算出了她的心思,不愿意再见她吧。 晌午,韩莞刚吃完饭,李大山就匆匆来报,说来了一位颇有气势的嬷嬷,自称是齐国公府的人,姓崔,在和昌郡主跟前当差,有事求见韩莞。 和昌身边的嬷嬷,这是给谢明承的老娘当排头兵来了? 不管来做什么,韩莞都要会会她。 “请她进来。” 半刻多钟后,进来一个穿金戴银的婆子,年近五十,还有两分威严。若是没自报家门,别人会以为她是哪家的太夫人。 不过,韩莞觉得原主应该见过她。 韩莞起身笑道,“崔嬷嬷,请坐。” 她指了指右边第一个座位。 崔嬷嬷露出几丝笑意,给韩莞屈了屈膝,笑道,“见过二奶奶。” 这个称呼让韩莞非常不爽。这个熟悉的声音和刻板的笑容,也让韩莞记起这个人来,她是和昌郡主的心腹之一。当初,就是她带人把原主“押”来这个庄子,还用三从四德的歪理把原主好好敲打了一番。 哪怕过了那么多年,还换了个灵魂,想到那天的无助和撕心裂肺的哭泣,韩莞都心如刀铰。 韩莞的笑容冷了下来,纠正道,“崔嬷嬷客气了,叫我韩娘子便是。” 崔嬷嬷笑笑没言语,坐去座位上。余光打量了韩莞一眼,依然貌美如初,细皮嫩肉,只是少了七年前的稚气。不像在乡下受了七年苦,也不像六岁孩子的母亲。 第二百四十八章 拿乔 蜜露来上了茶,站去韩莞的身后,同蜜蜡一排。 韩莞问道,“崔嬷嬷屈尊来到乡下,有何贵干?” 崔嬷嬷笑道,“二奶奶折煞老婆子了。郡主遣我来跟二奶奶说一声,快到中秋节了,请二奶奶和两位少爷回府一聚。老太君年纪大了,想小少爷想的紧。” 韩莞血往上涌。这是想认回两只虎,还自认为给了她一个“回家”的台阶,她应该乖乖地带着孩子赶紧跑回去? 这个婆子不听她的劝告,一口一个“二奶奶”。连一个奴才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和昌郡主的态度可想而知。而且,让这个给了原主羞辱的婆子来传口信,或许还有另一层用意,我能让你回府,也能让你再一次出府。 韩莞嘴角滑过一丝冷笑,说道,“麻烦嬷嬷回去转告郡主,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