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老兵油子_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章。军分区高手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章。军分区高手来了 (第2/2页)

,刀尖也极为锐利。
  袁圆问白马班长带这么多刀干什么?白马班长用四川话说:切肉吃啥,杀人啥。
  袁圆心想,这个白马班长,是红军的时候就参加了部队的,又在侦察连这么多年了,肯定是一个很厉害的老兵,就算那个李添财和那对双胞胎不怎么样,但好歹也是老兵吧,也说的过去吧。
  她可不想让小三笑话她带来的军分区精兵不行。
  除了这四个负责战斗的武工队员,锄奸部还调了一个老交通员过来,这个叫钱大桂的交通员就是梅游县的人,已经五十多岁了,以前一直在梅游县委下面做地下工作,非常熟悉梅游县的情况。而袁圆从敌工部也抽调了一个干事,叫简书毅,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刚从军分区政治部保卫部调来不久,陈正工副主任也是考虑这敌工工作是武工队重要任务之一,而袁圆是女同志,出入伪军便衣队营地不是很方便,所以给她配了个副手。
  2.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一行7人,就往龙王洞去了。
  路上大家都对白马班长的弓箭腰刀很好奇,纷纷询问,白马班长的四川话倒是很流利,人也爽快,有问必答。
  白马班长就讲:我这把弓可不简单,光是牛角做片成型就要花24道工序,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好,杀伤射程可达100米以上,还能轻松穿透铁皮。大凉山十乡八寨就数我用的弓拉力大。
  小武就问:白马班长,你明明有枪,这弓箭用处不大吧。
  白马班长就骄傲中带着自豪回答:谁说的?这弓箭用处大得很呢,我们侦察连摸鬼子伪军哨都是派我去,为什么?因为我老远一箭就把鬼子射死了,叫都不会叫一声,脑壳我都射得穿。或者我躲在不远处一箭射中了哨兵了,摸到哨兵近处的战士马上冲上去再拿刀割脖子也成。
  他从背上的箭筒里摸出一支箭:看见没有,这箭杆是用一种金黄色箭竹的竹竿做的,硬度非常好,就是也更重。也就我的弓用得上,一般人射这种重箭可得费不小力气。
  大文又问:白马班长,你的腰刀怎么用的?
  白马班长说:我这个腰刀因为刀身重,所以在劈砍时很有力,但是用来刺人就不怎么好用了。
  事先金副队长得到了飞鸽传书的,听说是袁圆亲自带队来龙王洞组建武工队,小三可是欣喜若狂,昨天晚上都没睡好觉,最后干脆查哨去了。
  下午吃过午饭,他早早就找了一个理由,带着牛牛跑到山脚下去等着,要不是怕大伙笑话,他真会跑到尖山村那里去迎接,就是守在山脚下,金副队长和王老虎他们都在笑他,明明知道要五六点钟才能到,他吃过午饭就待不住了。
  小三可是在山坡上跑上跑下,一直苦熬了4个多钟头,才等到了袁圆他们一行7人。
  牛牛老远就看见了袁圆,马上就谄媚地跑上前去,这只吓死人的巨犬在袁圆面前犹如哈巴狗一般温顺,等小三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时,惊讶地看见从来不卖陌生人账的牛牛居然被一个军分区老兵揽着脖子窃窃私语,也听不懂这个老兵嘴里低语的是什么内容(彝语),牛牛本来只听得懂汉语的,此时却很安静。
  袁圆也是第一次上这龙王洞,上摩天岭的时候,有些最为险峻的地段必须抓着两边的铁链才能上去,敌工部的简书毅与锄奸部的钱大桂就在感叹,这地形如此险峻,空手上山都嫌困难,背嵬队怎么攻下来的?
  再看见上面左边石头砌的大碉堡和右边的崖壁工事,除了袁圆,其余六人不由都倒抽一口冷气,都是枪林弹雨里过来的老兵,这两个工事扼守着摩天岭,左边碉堡里还露出了九二式重机枪的枪管,这摆上两挺机枪,多少人来攻都只会被打得掉下悬崖去。
  刚才还在山脚下的时候,袁圆就给小三介绍过他们六个人,小三也只把他们当成普普通通的军分区老兵,稍微给他留下点印象的就是那个叫木土尔呷,但被喊做白马班长的彝族老兵,他还是第一次见有人背着弓箭打仗呢,不过他也能感觉到,这次袁圆带来的这六个人都是老手,是不是高手就不好说了,也许白马班长有点本领,其他就看不出来了。至于那两个双胞胎兄弟,他更在意他俩挎的花机关,这可是近战利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