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妃他富可敌国 第106节 (第2/2页)
是贺五却是个不争气的,拿着贺三的钱上学堂,极为讨厌读 书写字。 发现自己三哥偷偷学习之后,自以为抓住了他的把柄,威胁三哥帮他写老师留下的堂后功课。 殊不知这对贺三来说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在假意推辞,然后被威胁之后,便“不得不”答应了下来。 因为贺五的这番做法,贺三的学问是越来越好。 贺五害怕父母发现自己的功课都是由贺三写的,自觉帮忙打了掩护,贺三的父母也就一直都没能发现端倪。 就这样,好几年过去了,贺三的学问是越来越好,贺五也渐渐大了,靠着贺三做的功课屡受学堂先生的表扬,成了远近闻名学问好的人。 或许是因为先生和周围人的恭维,让贺五飘飘然了起来。 觉得自己的学问天下第一,只要下场考试,便一定可以高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现在的名声,全都是贺三带给他的。 待到贺五年满十三岁之时,学堂的先生看着他文章,建议他可以下场常识科举,即使落榜也没关系,积累经验明年再来便可。 已经飘得找不到北的贺五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 天齐科举的童生试,需要参考者本人或是家属带上籍契亲自去府衙报名,的贺三家离府衙有一定的距离,于是贺家便习惯性地让贺三去办这件事。 这是贺三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的籍契,于是他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在给贺五报名的同时,也给自己报了名。 说书先生们经过顾砚书的统一培训,说书方式也与天齐的其他先生有所不同。 一个故事可谓是说的跌宕起伏,代入感十足。 就在众人听得是如痴如醉,心脏也跟着贺三一起狂跳的时候,却听到一声惊堂木响,接着便是说书先生的声音——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没了? 这就没了? 说书先生的这一句话简直差点没让听书的人跳起来。 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贺三顺利报名了吗? 被家里的父母发现了吗? 是否能够顺利参加考试? 考试结果如何? …… 心里揣着这么多疑问,众人的胃口自然是被钓的高高的,然而那说书先生却像是没有看到众人的祈盼似的,桌 上的书一合一收,直接转身便离开了座位。 要是换做后世中的老书虫们,或许一听到开头便会知道,这就是一本典型的大男主升级流打脸爽文。 后面贺三或许会遇到一些挫折,但肯定可以顺利参加科举,然后一路开挂,平步青云直至封侯拜相。 贺家的其他人自然是悔不当初,感慨自己的眼瞎。 若是在加上一点狗血的元素,甚至还能写上一出狸猫换太子。 比如这贺家对贺三如此苛待,其实是因为贺三不是这贺家的子孙,而是另外一大户人家的子孙。 只是这贺家夫妇眼馋大户人家的锦衣玉食,阴差阳错之下有了机会调换孩子。 不是自己的孩子当然不心疼,自然是可劲儿的磋磨苛待。 …… 然而现在听书的天齐人可不像是后世之人那样,看过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小说,被泼过一盆又一盆的狗血。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可以说是对于后续猜想一点头绪也没有。 这不,茶楼刚刚开门,便紧赶慢赶地上门来了,力求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故事的后续。 第83章 一部《一代名相》便直接让归园居中宾客满座。 更别提除了精彩的评书之外, 归园居中还有不少新鲜的节目。 比如说那前厅的大戏台子上,最开始的几日是请了京中最出名的戏班子来唱曲儿。 到了后来,便是花样百出了。 有时是让评书先生来前厅说评书, 还有些时候, 是请了人来表演相声。 相声这个东西, 一开始还有些人并不习惯。 但半场听下来, 便很快就体会到了其中的妙处。 不仅时不时会被相声演员的妙语连珠给惊艳, 也会经常因为一两句话捧腹大笑。 倒也不失为一种放松的方法。 当然, 归园居中这些新颖的玩意儿, 都还不是京中百姓们议论的重点。 京中百姓们议论的重点啊,还是与归园居隔着两条街, 同一位东家所开的邀月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