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节 (第1/2页)
左相若是真想做一件事,燕帝其实无法拒绝。 他强忍着怒意道:“阿璃花了那么多精力和钱财,才有了如今的规模,左相这个要求朕无法开口。” “那不如算一算,补偿给王爷吧。”忽然新任礼部尚书顾如是慢吞吞地提了一句。 顾如是这话一出,燕帝冰冷的目光蓦地看过去。 耳边是左相一派的附和声,这个被李璃送上尚书位的顾大人,燕帝原本以为是忠君之士,没想到…… 顾如是垂着头缩了缩,似乎有些后悔开这口。 然而边上的户部尚书脸色却陡然一变。 武宁侯虽然没说话,但是他身边的武将却忍不住了:“这稀奇了,定远将军打个仗发不出军饷,倒是有钱从王爷手里买报纸?” 这大嗓门一出,顿时殿中安静无声。 很快武将们纷纷吵嚷起来:“这究竟是糊弄谁呢?” “原来在你们眼里,咱们收复河山还没一张小报来得重要,不知道这个消息透露给怡亲王,下期的小报头条会不会换一个?” “《试问樊家军为何归京,原来一张报纸重于燕荆九州》?让百姓们瞧瞧!” “哈哈,那帮书生定然又要开始热血激昂了!” 燕帝的嘴角微微上勾,神情顿时松下来,他眼神一动,他看着左相沉下的脸色,便道:“时辰不早了,既然僵持不下,不如以后再议,退朝!” 第18章 往事 俞自成父子的案子就这么结束了,等待的便是秋后问斩。 李璃并不意外这个结果,不过…… “想想俞大人之前还送了我一副珍贵的画作,以及一叠银票,可本王似乎没帮上什么忙,真是有些过意不去呢!” 李璃拖着腮帮子,百无聊赖地吃着葡萄,而这假惺惺的话让东来和南往齐齐翻了个白眼。 李璃瞧见了,顿时将手里的葡萄扔了过去,不悦道:“你们这是什么表情,我很真诚的。” 那双眼睛溢满了笑意,且充满了算计了光芒。 这两位从小跟着李璃长大,知道这位主子忽然间提到俞自成准是有事。 “王爷,您又打什么主意?” “我家樊将军要回来了。”李璃道。 那怎么了?两人互相看了一眼,纷纷不解。 李璃惆怅地一叹:“他心里的苦啊,我总得为他分担一点,免得他回了京跟个没头苍蝇一样毫无头绪。” 这话两人有些听不懂了。 正说着,北行从外面走进来,对李璃恭敬地一行礼,递上一个纸条道:“王爷,查清楚了。” 李璃将手里的葡萄一丢,接过东来递来的帕子擦了擦指尖的水渍,打开这纸条一看,唇角一弯:“来得很及时,有这把柄在,这位前礼部尚书应该会识相得老实交代。你亲自走一趟吧,别让人发现。” “是。” 死牢里等待问斩的俞自成没想到这个时候还会来找他。 “俞大人,小的奉王爷的命令来见您,所以长话短说,还请您尽量配合。”来人穿着死牢差役的班服,面白无须,笑眯眯地走进牢房,拱了拱手。 而开门的牢头却默不作声离开了,四周静悄悄,没有其他人。 俞自成惊讶地看着这平平无奇的人,心说李璃真是神通广大,连死牢里都有人。 这个京城里,能被称为王爷的只有怡亲王。 似乎看穿了俞自成的心思,来人笑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嘛,俞大人应该比小人懂,放心,左相不会发现的。” 这是有目的而来,俞自成做了多年尚书,这份镇定还是有的,他缓缓地坐下来道:“将死之人,对王爷还有何用处?” “王爷心思缜密,岂是小人能够猜测?不过既然派小的前来,必然是重要之事。” 他说着将一份信递了过去。 俞自成想了想,还是接过来一看。 牢房里静悄悄的,而俞自成的脸色却突然一变,震惊地瞪圆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甚至连手都抖起来。 俞自成看看此人,又看看信,终究一屁股坐下,问道:“王爷怎么会知道这种事……这么多年了……还问这些干什么……都死了,已经死了……我也不记得了……” 此人面色不变,只道:“您不记得怕是麻烦了。” “想怎么样?”俞自成手握成拳,强自镇定。 “都说俞大人与俞夫人伉俪情深,一心一意,乃是世间夫妻的楷模,多少闺阁中的姑娘盼望着能找一位与俞大人一样对自己情深不悔的夫君。”他笑了笑,忽然口吻一边,可惜道,“只是没想到啊,原来这样的俞大人也有外室,藏了……一个私生子。” 他淡淡地说,俞自成却死死地瞪他,仿佛在问你怎么知道。 但是很快就想明白了,试问这整个京城还有怡亲王不知道的秘密吗? 八卦小报最擅长的就是挖掘他人隐私。 “左相放任王爷创办八卦小报,真是最大的失策!”俞自成喃喃道。 来人没否认,只是道:“稚子无辜,王爷虽不想拿这一个无知小儿来威胁大人,不过按照朝廷法度,俞家得满门抄斩,这血脉是不能留的,所以俞大人,您打算怎么办呢?” 笔和墨已经准备好了,穿着囚衣的俞自成一字一字地写下,最后按了指印,将这份东西交给了边上的人。 “我只知道这些,也只做了这些,其余的与我无关。” 来人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