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拉拉扯扯 (第2/3页)
品的起居郎也不太好做。 韩悯低头,小声回话:“臣都听陛下的。” 傅询看他这副乖巧温顺的模样,心情大好,伸手捏捏他的脸。 韩悯仍旧低着头,疼得脸都白了。 现在傅询就要找他报仇了。 小时候应该跟他打好关系的。 现在就是后悔,十分后悔。 傅询收回手,又过了一会儿,不知道把什么东西放到他头上。 韩悯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怕把东西弄掉了。 规规矩矩地坐着。 然后外边的小太监通传:“陛下,温大人又来了。” 温言推开门,看着书房里的情形,险些没背过气去。 他俯身作揖,无奈劝谏:“陛下,书房乃清静之地,外殿还挂着德宗皇帝的御像,实是不该做此轻浮之举,实在也折辱韩公子了。” 傅询满不在意,面上淡淡的笑意:“孝期宫里不开宴,往日开宴时,滴粉缕金花是皇帝恩宠,怎么这花就不算恩宠?朕倒想给他簪别的花。” 韩悯听不大懂,一晃脑袋,一朵蓝颜色的布花就掉进他怀里。 把他吓了一跳。 那是傅询用他的发带扎的。 方才傅询说的滴粉缕金花,是宫中司织局制的、珍巧非常的金丝绢花。 宫宴上,皇帝为显恩宠,会亲自将这东西簪在臣子的官帽上。 中秋、除夕宴后,月色清皎,朝臣结伴,簪花骑马回府,是永安城里风流非常的场景。 韩悯忙道:“系统,给我看看《三国演义》刘备有没有……不对,那时候还没有戴花的习惯。” 他拿着自己的发带,有些出神。 不正统文人又不争气地开始心动了。 傅询从他手里拿过发带,将随手扎起来的布花拆散,捋平整了,还给韩悯。 他看向温言,冷冷地道:“温言,你近来管的太多了。朕让你做御史,没让你做大太监。” 温言站在原地,面色一变。 韩悯正绑头发,猛地听见这句话,手上动作也顿了顿。 要不怎么说伴君如伴虎呢,方才还笑着说话,才一句话的功夫,这就变了。 他斟酌着想开口。 正巧这时,杨公公领着一个小太监来奉茶。 杨公公就是皇帝身边的大太监,身后那个小太监年轻面白,韩悯没有见过。 杨公公自然也听见了方才那句话,看见韩悯要说话,怕他惹着傅询,便抢先开口。 “那怎么行?老臣已经和我这小徒弟说好了,等老臣出了宫,就保举他做大太监。陛下要让温公子来,也已经迟了。” 小太监跟在师父身后,一言不发,给韩悯奉茶。 傅询原本还想再说什么,转头看见韩悯正与那小太监说话。 韩悯悄悄问他:“你是杨公公的徒弟?你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低眉垂首,答道:“小的叫杨面。” “杨面?” “名字不好记,大人唤我小剂子就是。” 韩悯有些疑惑:“小剂子?” “面团里揪出小剂子,就是小人。” 韩悯没忍住笑:“挺有意思的,你自己想的?” 小剂子应道:“是,小的从前在膳房当差。” 傅询原本也有心给韩悯找两个侍奉的人,此时见着这人与韩悯投机,几不可见地抬了抬眉。 他对韩悯道:“有意思就留下。” 韩悯还没来得及拒绝,傅询便对小剂子道:“往后跟着韩大人。” 小剂子连忙谢恩。 他知道韩悯不大想要他,但是—— 只要他谢恩谢得够快,韩悯就没有拒绝的余地。 在宫中待了许久,他太懂得抓住时机了。 这一上午,韩悯收获满满。 一个准许韩家回京的承诺。 一个起居郎的官职许诺。 还有一个小剂子。 韩悯觉着自己今年要走大运了。